新的一年毕业季又来了,2020年的毕业生们面临着就业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问题,你们了解了多少?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今日,“单位以试用期为由,不为员工缴纳社保,这合法吗?”这个问题冲上了热搜,足见大家对这个问题都非常关心。对此,人社部于7月6日表示,当然是不合法!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企业在试用期期间也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
那么除了这个问题之外,还有哪些试用期须知的法律小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7月6日,人社部等部门发布了9个新职业信息,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城市管理网格员、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除了发布新增职业外,此次还发布了部分职业发展出的新工种。“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了“直播销售员”,人们熟知的电商主播、带货网红们有了正式的职业称谓。此外,互联网信息审核员、小微信贷员、劳务派遣管理员等五个工种也成了正式的职业称谓。
刚毕业的你们不妨考虑一下这些新出炉的职业哦!
现在,有的企业以“不办社保可以多领工资”的说法,来误导劳动者主动选择放弃社保,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员工出具一份书面承诺,承诺书中写明:员工自愿放弃该公司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公司将社会保险费作为工资的组成部分,直接支付给员工。这是不合理且违法的。
据《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系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该项义务不能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约定变更或者放弃。
提醒劳动者:对于社保问题要有长远的考虑,工作时间越长,这个问题就越大,它涉及到养老的问题;一旦发生工伤意外等,最快速的解决方式是先通过劳动者购买的社会保险,快速选择走工伤保险补助的绿色通道维护伤者权益。
经常看到有人咨询,在公司已经工作很久了,为什么公司每次都只与他签订试用期合同,这样合法吗?当然不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的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只能约定1次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特别提醒:1.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2.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3.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关系,对于自己辞职的情况,用工单位可以不给予经济补偿,但是仍然应该按照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实际工作的天数支付相应的工资。用工单位不能因为劳动者仅仅试工了几天或者自己辞职为由拒绝支付或者克扣劳动者的工资。
这表明,无论是试用期是三天、一天还是一个月就不干了,用工单位还是必须支付工资。即使你仅仅只试工了几天,也可以要求老板支付这几天工作的工资。
在试用期内,只有当劳动者具有下述法定情形之一时,用人单位才可以辞退劳动者: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
6、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
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辞退员工,除应具备上述法定辞退劳动者的情形外,还应当向劳动者说明辞退理由。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试用期的法律知识。我们建议毕业生在入职前都尽可能的多了解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当自身权益受损害时要敢于维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随时欢迎来咨询我们,我们非常乐意为您提供法律方面的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