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电话:0791-83839887        值班电话:18070139119
客服微信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招商路演 文章详情
律师带你看民法典,继承编扩大遗产范围,游戏账号也可以被继承?
2020年06月-05日 | 江西心者律师事务所

此次《民法典》编纂,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60条。相较于之前的《民法总则》与各单行法而言,新增了600多条规定,涵盖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继承制度是关于自然人死亡后财富传承的基本制度,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对于亲人的去世,相关的直系亲属是可以对其的遗产进行继承。但在实践中在继承过程中就会因为继承不当产生纠纷。此次民法典颁布后,对继承法做了哪些修订和完善?对人民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律师带你看民法典,继承编扩大遗产范围,游戏账号也可以被继承?

 

变化一:扩大遗产范围,游戏账号也可以继承。原有《继承法》中,遗产的范围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林木、文物和著作权等合法财产。而此次的民法典则取消了这种列举+兜底式的方式,统一概括为“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这样一来,只要是合法拥有的Q币、游戏账号、皮肤等网络财产、虚拟货币都可以被继承了。

变化二:扩大法定继承人范围至侄甥。这里的范围扩大不是指第一顺位、第二顺位上范围的变化,而是指代位继承。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则被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可以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

 

老王有个女儿叫小王,小王有个女儿叫小小王。小王早于老王去世,本来该有小王去继承老王继承的,现在因为她先去世了,就由自己的女儿小小王代为继承。

以前代位继承只局限在被继承人的子女,现在继承编的修改就是将兄弟姐妹纳入进来,从而他们的子女也就被纳入进来,即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也可以实现代位继承。

其实这样的修改目的是为了解决财富传承的问题,多纳入继承人的范围,就意味着死者的遗产更大可能被家族亲人继承,而不用最后因为无人继承而上交国家。更大程度地保障了公民的私权,尽可能让公民一辈子奋斗的财富留在自己的家族,国家能不收的就不收。

变化三:增加了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在原有《继承法》基础上,民法典草案增加了两项丧失继承权的行为:

1、隐匿遗嘱:有人因为遗嘱可能对其将来继承财产不利,就借用保管的机会把遗嘱藏起来,隐匿遗嘱,情节严重的可以导致继承权丧失。

2、欺诈胁迫被继承人设立遗嘱: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会丧失继承权。

变化四:完善对继承人的宽恕制度。“如果继承人有明确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这一条规定是此次修改的一大特色,想必是抱有促成家庭和谐,为避免更多亲情因继承纠纷而走向毁灭的目的。继承法的核心价值在于保护被继承人的意思自治,既然父母宽恕并愿意将财产由他继承,法律也最大限度尊重被继承人的意愿。

变化五:增加打印、录像等新遗嘱形式, 删除“公证遗嘱效力优先”。《民法典》认可了遗嘱可以通过打印和录像的形式,但必须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要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名年、月、日。录音、录像也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要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肖像,以及年、月、日。

《民法典》还删除了“公证遗嘱效力优先”规定,一些老人会立几份遗嘱,但是哪份遗嘱最后会被法律认可呢?现行《继承法》是以公证遗嘱的效力为优先原则。此次《民法典》继承编中删除了“公证遗嘱效力优先”规定。并在第1742条规定了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的,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这几条修改便利了订立和更改遗嘱的方式,解决了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老人订立或修改遗嘱不便的问题,也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需要。

变化六:完善遗赠扶养协议制度,明确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均可以成为扶养人。《继承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了遗赠扶养协议,它的效力高于遗嘱继承、遗赠,遗嘱不得改变遗赠扶养协议;也高于法定继承,高于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的处理。公民死亡以后,有遗赠扶养协议的,遗产按该协议处理。遗赠扶养协议是我国继承法的创举,在全世界都是独有的。《民法典》拓展了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组织的范围,公立、私立的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就有资格和老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通过多方渠道解决老年人扶养的社会问题,值得提倡与推进。

变化七:增加遗产管理人制度。类似制度国外不少国家之前就有了,遗产管理人类似于遗产信托,就是委托专门的人或者机构来管理遗产。当今社会财富种类繁多,加上二胎政策的放开,家庭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在这些纷繁多样的财产利益及复杂的家族关系中,要尊重被继承人自由处分财产的意愿,保持遗产的安全和完整、遗产分配的公平公正,就离不开具有中立性和专业性的管理主体。《民法典》通过第一千一百四十五条等五个条文,详细规定遗产管理人选任、指定、职责、民事责任及报酬取得等,通过遗产管理人,让专业人员按照被继承人的意志,专业地分配遗产,将会更为公平,也将有利于减少纠纷。

变化八:增加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继承规则。

变化九:明确归国家所有的无人继承遗产应当用于公